当前位置:首页-旅行文章-旅行日志-正文

徒步小塘子村与大黄草坝村之间的夏日山野

徒步小塘子村与大黄草坝村之间的夏日山野 - 第1张
徒步小塘子村与大黄草坝村之间的夏日山野 - 第2张
徒步小塘子村与大黄草坝村之间的夏日山野 - 第3张

《林泉高致》中有这样一段话:“山水之烟岚四时不同: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镜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夏季,巍山的山景不仅有春山之澹冶、夏山之苍翠,亦兼有秋山之明镜与冬山之如睡的丰腴。这里的夏季多为雨季,此季的群山最为蓊郁苍翠,漫山葳蕤流动不止,夏山的苍翠便是群山的本色。

走上高海拔的草甸,那里空气轻柔温煦,繁茵的绿草里盛开着五彩斑斓的野花,以黄色居多,娇艳可爱而不失自然本真之姿,便是拥有了春山澹冶的核心要素。若是一场暴雨后的朗日走入群山,群山就愈发洁净如新,空气中不沾染一点野马尘埃,连云气都远离了山间,高高飘入广阔的苍穹,与群山暂时中断了关联,群山遗世独立,万里澄明似明镜一般透彻。如果你肯深入群山中那些遮天蔽日的丛林,尤其遇上雨天浓雾萦绕之时,此时的山野虽不是冬日那般惨淡萧索,却也是十分沉寂晦暗,寒气凛然。

徒步小塘子村与大黄草坝村之间的夏日山野 - 第4张
徒步小塘子村与大黄草坝村之间的夏日山野 - 第5张
徒步小塘子村与大黄草坝村之间的夏日山野 - 第6张

小塘子村后的黑龙潭野营,远远就看见小塘子村大黄草坝村之间这片尚未踏足的山野。出门前龙哥说很想爬山,于是翻山去黑龙潭野营前,我们走向了东南边那片广阔的山野,去看一看铺排在绿意盎然的华山丛林间、温顺地像伏在主人脚下的小猫似的夏日草地。东边立有风车的山峰只有几百米高,巨石嶙峋,山势陡峭,我们在期间穿行,找不到通往高处的路,只远远听见有山羊咩咩地叫,却始终看不见山羊,也没有牧羊人。于是我们转向朝着南边更远处的丛林和草地走去,直到走到视野尽头最高处那段很窄的山脊,看个究竟。

徒步小塘子村与大黄草坝村之间的夏日山野 - 第7张
徒步小塘子村与大黄草坝村之间的夏日山野 - 第8张
徒步小塘子村与大黄草坝村之间的夏日山野 - 第9张
徒步小塘子村与大黄草坝村之间的夏日山野 - 第10张
徒步小塘子村与大黄草坝村之间的夏日山野 - 第11张
徒步小塘子村与大黄草坝村之间的夏日山野 - 第12张

我们意外闯入了一片长满莎草的洼地,这里地势较低,被一片丛林遮挡,即使爬上东边的山坡也没有瞧见。这是一块长方形的洼地,蓄了许多从高处流淌下来的泉水,地面很是松软。绿油油的莎草密密匝匝地挨挤着,长过膝盖,偶有白色和玫红色的花朵从中露出头来。若是秋天等它们变黄,穿一袭红裙站在其中,便可以拍出一组很有意境的照片来,应该会有《诗经》里的古韵。洼地旁边的山坡上有一个矮小的木头棚屋,还有一块用树干围起来的空地,看上去有牧民在此圈养牲口。但人不知道去哪里了,我们在附近一块凸起的草地上看见了两三头黑山羊,几根掏空了粗壮树干横置地上用作水槽。等我们爬上了最远最高的山坡再回头走上大路时,这几只山羊自己跑去东边的岩石间觅食去了。

徒步小塘子村与大黄草坝村之间的夏日山野 - 第13张
徒步小塘子村与大黄草坝村之间的夏日山野 - 第14张
徒步小塘子村与大黄草坝村之间的夏日山野 - 第15张
徒步小塘子村与大黄草坝村之间的夏日山野 - 第16张
徒步小塘子村与大黄草坝村之间的夏日山野 - 第17张
徒步小塘子村与大黄草坝村之间的夏日山野 - 第18张

我们始终离最远处的山脊隔着一段距离,以为爬上眼前的山坡就能走到,没想到仍要经历另一段缓下坡,再爬上一道较陡的坡地才最终抵达。气喘吁吁地冲向最高点,环视一圈后,我坐进脚下无声的草浪,一点一点平缓气息,与这片巨大的山野一同落入无边无际的沉寂里。前方的山体变得低矮了许多,浓厚的云层紧贴着低缓起伏的山脊飞舞,蓝色的天空在更高远处若隐若现,脚下热烈的野草野花朝着太阳的方向摇曳张望,另一个方向,一道狭长的草地似溪流从丛林里流出来,向山脚奔涌而去。

徒步小塘子村与大黄草坝村之间的夏日山野 - 第19张
徒步小塘子村与大黄草坝村之间的夏日山野 - 第20张
徒步小塘子村与大黄草坝村之间的夏日山野 - 第21张
徒步小塘子村与大黄草坝村之间的夏日山野 - 第22张
徒步小塘子村与大黄草坝村之间的夏日山野 - 第23张
徒步小塘子村与大黄草坝村之间的夏日山野 - 第24张
徒步小塘子村与大黄草坝村之间的夏日山野 - 第25张
徒步小塘子村与大黄草坝村之间的夏日山野 - 第26张

我们在这片无人的夏季山野遇见了许多野花,有些在别处见过,也有两种是第一次见到,不知其名。

徒步小塘子村与大黄草坝村之间的夏日山野 - 第27张
徒步小塘子村与大黄草坝村之间的夏日山野 - 第28张
徒步小塘子村与大黄草坝村之间的夏日山野 - 第29张

有多少草地藏在丛林里,我们来不及去丈量。若从我们站立的最高点直直地向北冲下去,也会遇见一道长长的草坡,直通另一条地势较低的山路,那里有一个森林管理站,可以沿着山路走回我们下车的地方。但我们没有冲下去,而是原路返回,与坐在路边偷懒的男孩女孩汇合,然后拖着小推车翻过陡坡前往黑龙潭。对面多雨村外偌大的山地整个冬天和初春总是萧条干枯,索然乏味,而现在,那片山野也绿意翻涌,叫人心动。

本文原创,作者:四弦秋,其版权均为念山川旅行所有。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lx.nianshanchuan.com/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