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花甸坝的秋色——大理苍山深处的人间仙境徒步秘境



第一次去花甸坝时虽值盛夏草木葱郁之际,但是整整两天的大雨,阻隔了高山草甸上的蓝天白云,我们无缘得见。再来花甸坝时秋色已浓,且雨季随着夏季走远,万里疆域被暴露在这纯净的晴空之下,冬日的劲风也还没有提前,正是远游的最佳时节。为了弥补上一次的缺憾,我们轻装急行,带上小家伙匆匆赶往那一片隔绝尘嚣的寂静之地。








这次的行走,虽是晴天,无泥泞,但并不轻松。小家伙比此前重了不少,扛着她没爬几步山路便要停下来大口大口地喘气。而她坐在爸妈的肩头,赏尽了远近的美景。困了,便伏在爸爸的肩头安睡,山路难行,但们知道,翻山越岭后,有一大片纯净在等着我们去怀抱。秋天的花甸坝与雨季不同,完全是另一番景象,浓厚的秋韵和闲散的牛马,便是这里的全部。天远秋色近,点点上树梢。欲向山深处,牧童指路遥。在这广袤的高山草原徜徉,我们如鱼得水,悠然自得。秋色秋阳不辜负,闲卧地床稚子欢。躺在草甸上,小家伙把爸爸当马骑,不亦乐乎。山脚下的石头房是牛仔和牛羊的栖息之所,若有农人栖居,又该是另一番景象。可惜高山上的土地太贫瘠,只适合放牧,不宜耕植。蓝色的天穹干净得像一块还未扎染的布,走了一路难得见到一团云。有云,这山这天便灵动了许多。爬行了一天的时间,下午四时许才到达大花甸坝。原计划的登顶小花甸坝只好取消,我们又要在药材场借宿了一宿。








小花甸坝位于大花甸坝东面,海拔高约3600米,因草原面积小,又与大花甸坝毗邻,故称之为小花甸坝。小蒋给我们介绍时,只说风景比大花甸坝还要好,于是此行的目的便是它。第二日清晨太阳刚刚升起,我们就匆匆洗漱,收拾行装,便向东面的群山中走去。去小花甸坝的路与我们之前进山的路不同,近乎垂直的山路步履艰难。大概上山的人少,牛羊亦不多,没有一条现成的路时可以直通目的地。我们仅凭着小蒋的记忆,一步步搜索断断续续的羊肠小道,一点一点艰难地前行。小家伙这次完全由爸爸扛着,因为即使没有任何负重,我都要大口大口地喘气,更别说能背动她了。好在山上的植被低矮稀疏,我们可以径直而上,但是原本两个小时的路程,却被我们消耗掉半天的时间。抵达小花甸坝的牧民家中时,已是午后了。





小花甸坝四周的群山比别处低矮了许多,秋寒亦较山下重。站在牧民家用石头砌成的院墙上,整个小花甸坝的景色都能一览无余。这里的土地贫瘠,物资都是从山下运上来的。而饮水,便取自于横贯小花甸坝的这条小溪。牛羊亦是在同一条溪流里饮水,洗澡,嬉戏。等我们恢复了体力,便把帐篷搭在小溪边的一块平地上。高原上的风从耳畔疾啸而过,如果没有太阳,怕是要冻穿脊骨了。而在这里,最美好的事,便是躺下来,眯一觉。小家伙跟着叔叔走遍了整个小花甸坝,去追逐牛羊,乐不思蜀。干净的天幕上没有一丝游云,仿佛是蓝天太圣洁,连云都不敢来冒犯。夕阳走得太快,还没来得及告别,就溜到了地球另一边。夜里,山风呼啸,月明如水,凉意一层重一层。等黎明醒来,满目的银装素裹让人惊喜。朝阳洒在这一片晶莹剔透的冰霜里,反射出一个五彩缤纷的神奇世界。我们急急地登上高处,怕来不及去全览这片冰清玉洁的世界。冰霜来得快去得也快,太阳一照射,它便隐身遁去,无迹可寻。冰冷的重霜之下,竟是一个多彩生机的活泼世界。这种精致,也只有在付出这许多的艰辛后,才熠熠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溪流结了一层薄冰,而山下,冰霜至少要一两个月后才会出现。朝阳已然烘干了山上的冰霜,草原上的白色世界,也在劫难逃了。在这里,夕可睹日落,朝可观日出,闲云野鹤,优然游然。待冰霜消融,牛羊又要出来,妆点山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