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南涧小湾东镇老家库村:千年彝寨,宛如漂浮在绿海上的岛屿



开往八字耳朵村的路上,我们坐在车里眺望远处起伏的山峦,去寻找一个个陌生的村庄,为我们的家园之旅增加一个美好的素材。老家库村给我们的印象最深刻,这个被一片巨大的核桃树林包围的村庄,宛如漂浮在绿色海洋上的岛屿,荡漾着无尽的温和与清新,叫人心生向往。




老家库村是一个世居彝族村落,彝意“老虎出没的地方”,位于无量山山脉,村前澜沧江村后黑惠江,长年江霁环绕。村域土壤肥沃,古村古民居,农耕文化、彝族风情浓郁,古树成群,其中树龄1000年以上古树4棵,处处古树古景、古风古韵,素有“千年彝寨”之称,有农户约170户,600多名村民。

老家库村紧凑繁密的房屋依山而筑,村中道路狭窄,电动三轮车亦不容通行。村中的运输只能靠这种小巧的手推车了。

这是一栋没有院墙的老旧宅院,房子的大门已上了锁,看似无人居住。村子里无人居住的房子通常会被当成储藏室或牲畜栏,存放饲料、柴火,圈养牲畜。




老家库村房屋众多,建筑集中,行走在村中,犹如走入了一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山城。一条条蜿蜒的横向青石板路与许多纵向的台阶路把村庄每一户人家串联成一个整体,却又相互独立,彼此拥有一方小小的独立空间。一栋房屋建在了道路中间,我们以为房屋挡住了去路,欲改道时,发现房子乃悬空而建,道路从涵洞里穿过,继续向前延伸。

老家库村村边一户黛瓦悬山顶老宅上空燃起的一缕炊烟,缥缈的炊烟洇染上核桃树叶新绿的色彩,也变成一种罕见的绿色,充满了春天的气息。

老家库村古老的宅院建筑用材多取自于附近的山中,许多房子的外墙底部均用石头垒砌而成,上部则用长方体形的、泥土和稻草混制的土砖砌筑,粉饰一层石灰。这样的房子墙壁厚实抗震,且冬暖夏凉,农人多喜居住其中。只因房屋建筑年代已久,许多功能不完善,失去了年轻一代的青睐,他们更喜欢高大敞亮的现代建筑。

一户上了锁的老宅大门,瓦顶完好无缺,门口倚着一个背篓,主人却不知去向,大概去哪里串门去了,或者田间割草去了。


石阶路的尽头是一个小小的院落,院墙上的石灰已剥落,露出了黄色的土砖。我们没有走进院子里去,不想搅扰了他们宁静的生活。我们知道院子里有什么,也知道没经过主人的允许去窥探是一种冒犯,虽然他们大多不会责怪,反而会很热情地邀请我们进去坐着喝茶。


在170余户人家的老家库村行走了两个小时,我们就像生活在其中两个小时的村民,获得一种宁静平和的归属感,这归属感,来源于村中一棵棵古老的大树,来源于那一缕炊烟,来源于与村民的闲谈,也来源于我们的喜爱。第一次走入村庄,便已觉轻车熟路,走遍了村庄每个角落。


路旁空地上有一棵很大的红色天竺葵,花儿开得正艳。天竺葵一年四季开放在朴素的土墙边,会传递一种幸福吧,传给途经的行人。



走进了老家库村,我们才知道除了远处看见的那一大片核桃树林外,村子里还有好几棵上千年的古树,我们看见挂牌保护的古树就有数十棵。



村中这棵千年古榕树生命力最旺盛,繁密的绿叶长满枝头,它的生命会延续多久,没人能说清道明。站在树底下抬头仰望这棵看不穿的古树,千年的时光让它长成一座坚挺的城堡,不可撼动,人类生命的短暂与脆弱令人自惭形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