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南涧老卜苴村:云雾缭绕下的无量山神秘之境



才从宝华镇下高速拐上一条起伏的水泥村道,我们就遇上了一阵突如其来的轻雨,细微的雨点密密地斜织在天地间,方才还清晰可见的奇特山峰此刻已经笼上厚厚一层云霭,朦胧而神秘。我们路过一个到处用沉积碎岩堆砌成矮小棚屋的村庄,很快抵达了朋友所在的三千·茶野山景民宿,随之抵达的,是渐渐蔓延开来的黄昏。






















一下车,山中浓厚的葱茏翠色和清新扑鼻的空气就迎面铺洒而来,我们路上所见几座奇特的山峰已经近在咫尺了。三千·茶野山景民宿安置在南面较平缓的山坡上,对面不远处的山脚簇拥着几栋乡村常见的小院,立在静谧的丛林里,透着一股安详美好的田园气息。我们到得太晚了,村庄渐渐湮没在黄昏的黯淡里,鸡鸣犬吠声也被湮没,农舍甚至没有传出一丝亮光,我有些怀疑村舍是否有人居住。朋友告诉我们,山里的村民很早就休息了,是啊,在只听得见松涛声和溪水声的群山深处,人类何尝不是栖居于大自然的一个物种,与其他动物无别,过着简朴的乡野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谨遵大自然秋收冬藏、昼出夜伏的规律。所以,到了夜晚,他们便同天地一起闭上眼睛,屏气凝神,休养生息,在寂静中默默迎来下一个白昼。





把酒言欢后,我们住进了三千·茶野山景民宿一间独栋的玻璃房里,房子的顶部宛如一架飞机,栏杆外的黛色树影倒映在机翼处的屋檐下,随风摇曳。屋外浅浅的风声夹杂着山谷里的潺潺溪水声偶尔传进来,半开的纱窗涌进一股看不见的清流,温润而柔和,像大自然极尽慈祥的双手轻抚着它的稚子。我在深夜醒来,屋檐下的树影依旧轻扬,风声和水声时急时缓,而大自然的抚慰更重了。这样纯粹自如的大山飘不进一点山外的喧响,哪怕风雨不止,寒暑不定,只要双目所对皆是青山,夕下时几缕薄薄的暮光随意地洒上双肩,我亦觉得这些都是是大自然给与人类的极大馈赠。建在高大核桃树和松树丛林里的房屋,有如一架架停泊的飞机,大概是厌倦了无边无垠的蓝天白云,才喜欢落在这片苍翠里,不仅可以依旧仰望蓝天白云,也可以踩在厚实的大地上,安稳如摇篮里沉睡的孩童。



我们在逐渐变亮的晨光中醒来,屋外的青山被一夜风雨洗刷得更明亮了。玻璃窗外的群山依旧缠绕在变幻无穷的雾霭里,我们迫不及待地撑伞走在安静的村庄,沿着山边一条窄窄的碎石路前行,这就是朋友告诉我们的隐藏在树阴下的徒步路线。石路两旁的低矮茶林整齐地种在斜坡上,茶尖依旧嫩绿,茶叶底部短小的树干上长满了明绿的叶状和枝状地衣,看见这些地衣,就知道这里的空气没有半点污染的痕迹。裸露在外的山体是一层层清晰的沉积岩,每一层都有属于它们的专属特性,时光,空气,温度,水分,还有周遭的鸟鸣,这些因素都会与它们一起沉淀下一段段独特的时光记忆。我们下到谷地,一棵粗壮的核桃树挺立在小溪边,数人合抱的粗壮树干说明它已有上百年的生长史。浅浅的溪流清澈见底,溪谷里铺满了散落的沉积岩,我们像个开心的孩子踩进冰凉的溪水里捡起一块块大小不一的平坦沉积石,一边捡一边给它们定义用途:稍大的这块黄色石头拿来放茶壶吧,长满地衣的这块青色石头也可以放茶壶啊;快看这两块小小的,可以拿来当茶杯垫;还有这块,拿回家当石板烧的石板吧;这块呢,颜色丰富,形状奇特,小小孩肯定喜欢收藏……我们随身带的挎包很快就装满了石头,可是眼睛里还装了很多块数不清的呢。






我们提着沉沉一包石头往回走,山里的雨如此任性,停了又下,下了又停,村庄在云雾里时隐时现,而浓云里露出一个小点的太阳,倏忽又被遮住了身影,只留村庄在寂静中仰望。曾经,无量山这个名字于我们而言意味着樱花谷,然而在老卜苴村,我们却有幸认识了它的完整山格,它独特的自然魅力也将成为我们的专属记忆,沉淀在我们的旅行时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