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洱源西湖白族村落南登村:静谧的田园风光与丰饶的农耕文化



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右所镇,有一个被群山环抱、湖水滋养的村庄——西湖南登村。这个村庄不仅是洱海的重要水源之一,更是一个充满田园风光和农耕文化的美丽乡村。
西湖南登村隶属于右所镇西湖行政村,是一个典型的坝区村庄。村庄的国土面积约为0.25平方公里,海拔高度为1968米,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在16℃左右,年降水量约为800毫米。这样的气候条件,为当地的农业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西湖南登村的白族建筑在选址和设计上都充分考虑了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建筑往往依山傍水,与周围的山水景观相得益彰,体现了白族人民对自然的尊重和利用。



西湖南登村的白族建筑多为土木结构,采用木梁柱承重,穿斗式屋架,墙体用夯土墙或土坯墙,屋顶一般用青瓦,整体简单朴素,抗震性能较好。
建筑布局通常为“三坊一照壁”或“四合五天井”的形式,其中“坊”指的是正房和两侧的厢房,而照壁则是正房对面的装饰性墙壁,这种布局既保证了居住的私密性,又提供了充足的采光和通风。








白族建筑在门窗、屋檐、梁柱等部位常有精美的木雕和石雕,这些雕刻图案通常包括花鸟、龙凤、麒麟等吉祥图案,展现了白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
照壁是白族建筑中艺术装饰最为集中的地方,通常会有凸花青砖组合成的立体图案,以及粉画装饰,这些装饰不仅美观,也富含文化象征意义。


第一次见到秋葵开的花儿,与南方的棉花很相似。

由于西湖南登村的土壤是冲积土壤,成土时间较短,发育层次不明显,但土壤肥力较高。这意味着土壤中含有丰富的养分,适宜农作物生长。
南登村的土壤颜色较深,新翻的土壤接近于黑色,土质松软,这有助于吸收阳光,增加地温,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我们在村子里闲逛时偶然看见村民种植于湖边的一棵秋葵,秋葵的个头比平日里我们在菜市场看到的大出许多。一户人家外墙上挂着的佛手瓜数量也是惊人地众多,可见这里的土壤有多肥沃。






我们想在村庄最外围找到一条既能看村景又能看湖景的路,不想处处碰壁,每走一小段就被杂乱的芦苇和野草丛挡住了去路,倒是正在开挖、不知何时能完工的环湖路给我们提供了便利。




站在湖畔,远处群山沐浴在烟霭纷飞的秋阳下,对面村庄的宁静掠过微漾的湖面,与南登村遥遥相望,静默的村庄共同守护这方宜居的水土。村民用传统的方式表达对这方水土的依恋,而这方迷人的水土也用自己的方式回馈他们的依恋。等晚风袭来,炊烟一道道升起时,他们会不会把餐桌搬到水边,像敬月神一样,虔诚地致敬这片宽容的土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