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巍山大仓镇凤山村:背靠山野的夕阳晚景,俯瞰坝子的宁静时光



从巍山古城往北约15公里,离开215国道走上小风集路,远远就能看见东边群山尽头高大的绿色屏障里挺立着几栋房舍,那里便是凤山村,一个有着120余户农家的彝族村庄。从几公里之外遥望村庄,雨季里葳蕤蓊郁的群山和村庄仿佛一幅巨型山水挂画,我们微小似蚂蚁,沿着线条般的蜿蜒山道缓缓走入这幅浑然天成的图画中。

通往村庄的道路有一段水泥路,这让我们误以为前路都是这样的坦途,不想水泥路只是一小段,村道仍旧是多年前我们走过的土路,一到雨季就变得泥泞不堪。






我们在村后的高山草甸中经历了一场大雨,等雨过天晴回到村庄时已接近黄昏,雨后的村庄到处飘荡着一股清新的自然气息。核桃树、梅子树、栎子树还有一丛丛修竹就生长在村庄房前屋后的空地上,树林高大浓密处,村中房舍沉入其中不可望见。山风拂过,只听得见如溪水般潺湲的风声环绕着村庄,轻柔如一曲摇篮曲。



走进寂静纯净的村庄,一座座古朴整洁的农家小院像一只温顺沉静的猫,坐在无边的闲适里享受着群山的温柔与澄澈,令见者感受到发自肺腑的温馨,来而不愿往了。山外是平坦开阔的巍山坝子,坐在村中朝西望过去,巍山坝子和更远处连绵起伏的群山似遥远如天际,渺不可闻。这里只有平淡如水的山野生活,一切都在缓慢中行进。




黛瓦屋顶与绿色的近邻最是相得益彰,瓦顶山脊线似的飘逸把小巧的农舍变成一只才收起双翼的鸟儿,栖息在浓密的树丛里,簇拥在一起安全地度过凉意四起的黑夜。黄昏时热闹的鸟鸣在农舍旁的林子里四处飘荡,这清脆悦耳的啁啾仿佛出自房舍,等待白昼离场,它们将彻底归于沉寂。

路旁一棵果树,我们盯着果实辨认了许久,是梨树还是枣树?好像都不是,应该是多依果,问怎么吃?拌辣椒吧。

最后一抹夕阳落在朋友家畜栏上的时候,牛栏里的几头黄牛或神情严肃或呆萌可爱地看着陌生人,嘴里不停地咀嚼着一口干粮。




夕阳下,我走上凤山村村外一处高坡,目睹着村庄明亮的白昼如何一点一点剥离,从墙角挪到屋顶,从山腰行至山间,白昼逐渐变得脆弱。夕阳渐沉,对面山脊线上的云团白得耀眼,但不久便黯淡了下去。身后的山间小路上,不时有颈项间挂着铃铛的头牛在牧人的驱赶下领着牛群走回村庄,它们一边走一边啃食着路边的青草,努力填饱依旧凹陷的胃部。
山下带状的蜿蜒村道上,一辆绿色的客运面包车把一群学生载出山外,又来了一辆绿色的面包车把村人载回了村庄。村庄缓缓升起了一道又一道淡淡的炊烟,饥饿的大白鹅发出一阵阵急切的求食声,不知谁家的大公鸡犯起了迷糊,错把昏暗的天色当成黎明,竟急急地啼叫起来,路旁一户人家大门敞开着,一个村民从院子里走出来,在门口与路过的农人攀谈闲聊,对面山坡上的玉米地里,原本弯腰施肥的庄稼人也不知何时返回了村庄,静静地加入了夕阳下村庄极尽安详的晚景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