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景东大街镇三营村碱水组:哀牢山中茶叶与土陶写下的山野慢生活



遇见这个村庄本身就是一件很随性很美妙的事情。我们原计划是从景东县城去往哀牢山森林旅游区,体验一次哀牢山的神秘莫测,不想因为道路施工,我们不得不偏离原定的路线,走上了另一条在山中绕行数公里的老旧柏油路,于是看见了这个缭绕在云雾中、被各种茂盛的绿色植物包围的小村庄碱水村。实际上,这只是一个村小组,有50余户彝族农户,归属于景东县大街镇三营村。




我们走进这个安静的小村庄时,几滴未完成的小雨点正悄悄地从几百米高空中飘荡的云团里坠落下来,滑下湿浥浥的瓦顶、树梢和草间,滑向生长了绿色青苔的水泥地面,汇入村外一条奔腾的小溪里。雨水是有颜色的,落在丛林里,丛林便增了几分清新的绿,落在瓦顶上,瓦顶就多了一层明亮的灰,而萦绕山间的云层呢,雨水抽离其中,它们就由灰色变成了纤尘不染的洁白。村庄就建在路边的斜坡上,我们却仿佛走进了远离人间的丛林深处,呼吸着最纯净的空气。






村庄每一栋房舍都安静地挺立在水泥路边,被一股甘甜的气息围绕,在这里,几乎每户人家门口的空地上都种有芒果树、核桃树、修竹,甚至还有橘子树。雨后,院门朝着山野的方向敞开,无论何时,山野总会像一位相识许久的近邻,默默走进村庄来串门,带着日月星辰来问候。而村民呢,他们从房间里走出来,坐在院中,或者走出院外,静静地对着山野,一言不发,只用安心踏实的眼神回敬山野。山野中涌动着的安宁,海浪般一茬接一茬地拍打向村庄。






在这个被浓郁绿色包裹着的村庄,大自然里鲜活蓊郁的植物是主位,白墙灰瓦的人类建筑则退居次位,变成了绿色海洋里的点缀,两者相得益彰,相互成就着彼此。人类活动没有扰乱大自然的秩序,大自然也因此慷慨地给予人类丰富的馈赠,既提供了物质上的满足,也用纯粹的山景抚慰了心灵。


碱水村村头有一家陶艺体验馆,主人家的制陶手艺已传承了上百年,在当地小有名气。房子对面是他们的茶室,主人家在这里热情地招待南来北往的旅人,我们也有幸受邀坐在茶室里,不仅喝到了唇齿留香的台地茶,更是吃到了一顿极具当地特色的丰盛的晚餐。女主人详细地向我们介绍了村庄和他们的制陶历史与发展变化,其落落大方的谈吐,对茶文化与土陶文化的热爱令人惊叹,我们因为在这里停留了太长时间直接更改了行程。





黯淡的暮色一点一点从高空中铺下来,渐渐笼罩着村庄,炊烟也从一个个烟囱里升起,但寂静却始终一如既往地充溢在每个角落,除了潺湲的溪水,没有什么声音能被我们听见了。当夜晚来临,村庄又会以一个什么样的角色继续存在呢?

这里的陡坡有很多都是茶园,我们见到的第一个村民就是带着斗笠在雨中采茶的阿孃。陶艺馆女主人告诉我们,她家也有一大片山茶,每年从清明节前后到10月份,她和婆婆两人都待在茶园里忙着采茶。





在村庄遇到了许多种我们生活的环境里不曾见过的花朵,它们在朴素的村庄里寻找合适的角落尽情绽放自己,向路人也向大自然传递着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