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巍山庙街镇利客村:青瓦问茶的百年孤独,谁来守住最后一盏老宅灯?



我想,雨是最能勾起人恋旧的,大雨中去坐落在巍山县城西北隅、始于明朝的古村落利客村走走,应该会有更多属于往昔的我们无法触及的东西隐现。一整夜的滂沱雷雨过后,利客村村前不远处的西河水位猛涨,浑浊不堪的河水裹挟着无数泥沙浩浩荡荡向远方流淌而去。属于利客村四五百年的时光,便有如河中看不透的流水,去而不返。
据村民介绍,利客村的建村始祖不知是在明朝的哪个年代从四川长途跋涉迁徙来到这个山坳里,开启了长达四五百年偏居一隅的客居生活。那时的异乡人应该可以算作是最早一批旅居云南的“游客”,其中以当时的应天府人(今江苏南京)和江西人居多,云南的旅居史竟已有数百年之久。



走进村庄之前,我们爬上了村前一处高坡,想一眼览尽这个保存完好的古村落。我没想到,夏日雨后的利客村会如此蓬勃,生命力如此活跃。村庄被外围一圈生长蓊郁的高大修竹、花叶同茂的合欢树和间或生长的黄连木牢牢包裹,像一位厌恶尘嚣的隐者,默默躲在浓密的树影里,生怕暴露了自己的行踪。
村北是一个池塘,暴雨过后,池水亦浑浊不清,水位也不知涨了多少。整个池塘只有一位年长的村民坐在平缓的水岸边闲钓,若长者身穿明代褐色粗麻短打、脚踏草制靸鞋,我一定以为自己是在这场穿越时光的雨里,走进了明朝的利客村,进村时狭长的深巷里那一缕飘荡着浓郁烟火气息的炊烟便将我的想象立体化,清晰化。




村北一户人家院墙外方寸间的小小空地上种了许多果树,清脆李、山楂树、梨树,每种果树在夏日雨季散发出浓浓的果香,路旁一棵高大的木瑾树正值花期,大朵大朵的粉色朱木瑾殷勤地在绿叶柔条间冒出头来,昨夜风急雨骤,地上的落花终究没有躲过一劫,淹没在泥水里。



斑驳陆离的土墙在雨水的浸染下变得愈发深沉、久远,墙垣厚重缄默,那是数百年时光落在其上的沉淀感,仿佛每一道可见的坑洼和剥离都盛装着一段短暂的村庄历史。没有人说得清利客村四五百年的过往,即使是年长的村民,只能道出族谱上记载的关于村庄的大事件,而其他平凡却温馨的烟火时刻,早已随风而逝,无踪无迹。没有一本记载利客村村居的详细日记,是这个村庄最大的遗憾,我们只能在一条条狭窄的深巷里去感应,去发现。



许多古民居早已失去了最初的面貌,原本是大门的地方被土砖封起变成了一面墙壁,雕刻在砖上的石画也丢失了往日的光泽。


利客村古村与今天的新村隔着一道短短的拱桥,走过这段拱桥,便走进了古老的利客村。桥边有一棵高大的黄连木,树干直径超过一米,据说如此规格的黄连木有五六百年的生长史,或许建村之时,便有一位深谋远虑的长者在村前种下了这棵古老的黄连木,让它与村庄一同成长。利客村的村史没有用文字记载流传后世,却有一棵黄连木在日夜不息的流逝里见证这村庄的建成、繁荣与数百年后的衰老。



虽然偏居一隅,全盛期的利客村一定极其热闹,充满了烟火气息,从村庄的深宅大院便可窥探一二。而如今,古老的村庄冷冷清清,只有几户人家仍有村民居住,偶有犬吠声从紧闭的木门里传出。我们只在刚进村时遇见了一位外出劳作的村民,他从远远的深巷里慢慢向我们走来,埋头看路,与我们擦肩而过时,甚至都没有眼神的交流,仿佛我们是在交错的平行世界里相遇,而非在同一个时空。

村子最南边有一户人家常年开着大门,门口台阶的两条性格迥异的狗直直的盯着陌生人,白狗毫不客气地狂吠一番,蠢蠢欲动,另外一只就很温和,一语不发,但我们没走远时,它就狠狠地朝着竹丛里的同类吠叫。小女孩躲在院墙里,时不时羞涩地探出头来朝陌生人张望,我想,她应该会冲出滴雨的屋檐,赤着稚嫩的双脚跑进悠长幽深的深巷里,笑着奔向一片落着星星的野草,与村庄没有文字的平凡撞个满怀。




利客村村中小巷尽头的合欢树自成一道风景,复活了这个古老清寂的村庄,在枝头绿色的叶脉下,是否会有一只蹁跹的蝴蝶飞进破旧无人的院子里,搅扰已逝的光阴?



第一次来访利客村是在去年的春天,那日的光阴尚晴朗,万物新生初发,明媚的阳光下野马尘埃四处飞扬,村庄在明晃晃的蓝天白云下似鲜活如新,村庄四五百年的光阴只藏在我们看不见的角落里结网尘封。我们走入村庄最大的一户宅院,腐朽泛白的窗棱与门柱无人触摸,只有院中那棵百年的老梅树生出新叶,欲余无言。



利客村村中的大户人家据说是靠茶马古道上的茶马贸易发家,村中多有青瓦问茶的景象:炎炎夏季朗日,主人闲坐院中,一张木桌一把竹椅摆在院中的柿子树下,只一盏清茶便可以拥有一整个闲情逸致的世界。而如今,在古村的百年孤独里,会有谁来守住最后一盏老宅灯,重启青瓦问茶的脉脉温情?


"愿我的文字能带给您一丝美好"
分享海报

大理巍山庙街镇利客村:青瓦问茶的百年孤独,谁来守住最后一盏老宅灯?
我想,雨是最能勾起人恋旧的,大雨中去坐落在巍山县城西北隅、始于明朝的古村落利客村走走,应该会有更多属于往昔的我们无法触及的东…
念山川旅行
一个关于旅行的小天地,我们致力于用文字和图片记录每一次旅行的点滴,与你分享心中最美的风景和最深的感受。
评论
A 为本文作者,G 为游客总数:0